西山區(qū)經濟糾紛法律咨詢

一、個人勞務糾紛怎么解決分包個人勞務爭議的解決方法。
1、勞務分包方的工作人員在施工中發(fā)生的傷亡事故,分包個人勞務糾紛勞務發(fā)包方要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1條規(guī)定,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因安全生產事故遭受人身損害,發(fā)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接受發(fā)包或者分包業(yè)務的雇主沒有相應資質或者安全生產條件的,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引用法規(guī)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11條
二、公司設立糾紛一般有哪些,法律怎樣規(guī)定
公司設立糾紛一般有股東資格確認糾紛、設立失敗糾紛、股權轉讓糾紛、股東知情權糾紛、股東名冊記載糾紛、股東知情權糾紛、請求公司收購股份糾紛等。法律依據(jù)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三條物權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可以通過和解、調解、仲裁、訴訟等途徑解決?!睹袷掳讣赣梢?guī)定》二十一與公司有關的糾紛26
2.股東資格確認糾紛26
3.股東名冊記載糾紛26
4.請求變更公司登記糾紛26
5.股東出資糾紛266.新增資本認購糾紛267.股東知情權糾紛268.請求公司收購股份糾紛269.股權轉讓糾紛270.公司決議糾紛
【溫馨提示】聽律網網27萬+注冊律師日??破辗筛韶?,若當前有棘手的法律問題,可以點擊一對一快速咨詢律師,從專業(yè)角度給你最合適的解決方案。
引用法規(guī)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百三十三條
三、經濟糾紛解決方法
一般情況下,民事經濟糾紛處理程序是這樣的首先到基層法院立案庭立案。然后定開庭日期送達傳票。然后開庭,現(xiàn)在法院都是以調解為主,因為調解是雙方當事人達成協(xié)議,這樣有助于社會穩(wěn)定,調解不成的就只能判決了。判決不服的上訴,上訴到中院打二審了。 所謂民事糾紛,是指平等主體之間發(fā)生的,以民事權利義務為的社會糾紛(可處分性的),是處理平等主體間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和,所以所有違反這一概念的行為就會引起民事糾紛 。民事糾紛分為兩大:一類是財產關系方面的民事糾紛,另一類是人身關系的民事糾紛。其解決機制有自力救濟、社會救濟、公力救濟。不履行的,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對方的可執(zhí)行財產。如果對方確無償還能力,也無可執(zhí)行財產,法院會裁定中止執(zhí)行,待中止執(zhí)行情形消失以后,即被執(zhí)行人有償還能力了,申請人可申請恢復執(zhí)行。以上回答沒解決問題您的問題,可以到聽律網網咨詢。四、陜西省工傷糾紛如何處理?
陜西省工傷糾紛可以通過協(xié)商、訴訟或者仲裁等相關的方式解決。當然了,在發(fā)生工傷之后,若還未產生糾紛的,應當嚴格的按照法律規(guī)定的工傷認定的流程來處理,比如說首先是需要告知用人單位,然后由用人單位負責工傷認定的申請。
五、經濟糾紛調解未成功怎么辦?經濟糾紛無法和解怎么辦?
經濟糾紛案件法院一般都會進行庭前調解,調解失敗.法院將會依法進行審判,如果不服判決,可以在收到判決書15日內,向二審法院上訴。經濟糾紛有兩大類一是經濟合同糾紛,如買賣合同糾紛,借款合同糾紛,承攬合同糾紛,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技術合同糾紛等;二是經濟侵權糾紛;如知識產權(如專利權、商標權)侵權糾紛、所有權侵權糾紛、經營權侵權糾紛等。在市場經濟中,合同是平等的市場主體間確立交易關系,共同實施交易行為,追求和實現(xiàn)經濟目的的法定和普遍的形式,因此,合同糾紛是經濟糾紛的主要部分。經濟糾紛調解未成功的成因產生經濟糾紛的原因很多,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結合我國經濟活動的情況,產生經濟糾紛主要有以下三種原因1、進行經濟活動的依據(jù)不規(guī)范。市場主體在進行經濟活動時,其依據(jù)不規(guī)范是引起經濟糾紛的主要原因。君子合同隨處可見,導致經濟合同履行過程無章可循,從而產生糾紛;
2、在進行經濟活動中,不嚴守規(guī)則,有些經濟法律關系主體不嚴格依法辦事,根據(jù)自己的利益,故意不履行合同或訂立假合同,因而產生糾紛;
3、有關部門的行政干預,而導致經濟糾紛。經濟案件的受案范圍經濟案件的受案范圍,是指哪些經濟糾紛案件由人民法院受理。確定人民法院對經濟案件的收案范圍可以明確人民法院與仲裁機構和有關行政部門之間受理經濟糾紛案件分工和權限。依照法律規(guī)定,人民法院受理平等主體的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公民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發(fā)生的經濟權益糾紛案件。主要包括各種合同糾紛案件和經濟損害賠償糾紛案件。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fā)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http://www.teamresearchwriters.com/news/article/623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