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給付對象的分類

一、哪些對象是行政訴訟的被告?
一般是行政機關,并且被告方的行政機關必須是有行政主體資格的行政機關才能被認定為被告。行政訴訟一般處理的是行政爭議,因而行政訴訟的審理對象一般而言就是行政爭議。行政爭議是指行政機關以及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組織和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在行政管理和行政執(zhí)法的過程中因為一定的原因而雙方發(fā)生一定的爭議。
【法律依據(jù)】
《行政訴訟法》第二十六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經(jīng)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決定維持原行政行為的,作出原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和復議機關是共同被告;復議機關改變原行政行為的,復議機關是被告。
復議機關在法定期限內未作出復議決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起訴原行政行為的,作出原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起訴復議機關不作為的,復議機關是被告。
兩個以上行政機關作出同一行政行為的,共同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共同被告。
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所作的行政行為,委托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行政機關被撤銷或者職權變更的,繼續(xù)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引用法規(guī)
[1]《行政訴訟法》 第二十六條
二、行政復議機關的職責有哪些,法律上如何認定
專業(yè)分析1、受理當事人的行政復議申請、對于當事人的行政復議申請進行審查、以及對于該行政復議申請的事由調查取證,并作出相應的裁判等。
2、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五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復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在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溫馨提示】遇到法律問題,建議盡快找專業(yè)律師咨詢,聽律網(wǎng)網(wǎng)作為您身邊的法律服務平臺,凝聚高效率、服務評價好的專業(yè)律師團隊,直接在線咨詢我們,省時省心!
引用法規(guī)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四十五條
三、通緝對象所需滿足的條件
1、被通緝的人必須是犯罪嫌疑人。
2、該犯罪嫌疑人符合逮捕條件。
3、該犯罪嫌疑人確實在逃避法律責任而下落不明。
4、對具備上述條件的犯罪嫌疑人,公安機關可以發(fā)布通緝令,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追捕。
四、事業(yè)單位人員的撫恤金發(fā)放對象是什么?新事業(yè)單位人員撫恤政策
傷殘撫恤金,發(fā)放對象為革命傷殘軍人、因公致殘的職工。死亡撫恤金,發(fā)放對象是事業(yè)單位死亡人員的家屬。撫恤金是國家在死者死亡后,發(fā)給死者親屬的費用。國家發(fā)放這種費用,是用以優(yōu)撫、救濟死者家屬,特別是用來優(yōu)撫那些依靠死者生活的未成年和喪失勞動能力的親屬的。
【法律依據(jù)】
《社會保險法》第十七條,參加基本養(yǎng)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yǎng)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引用法規(guī)
[1]《社會保險法》 第十七條
五、行政訴訟的被告對作的具體行政行為負哪些舉證責任
被告對作出的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提供作出該行政行為的證據(jù)和所依據(jù)的規(guī)范性文件。原告因正當理由不能提供證據(jù)的。
在行政賠償、補償?shù)陌讣?,原告應當對行政行為造成的損害提供證據(jù)。因被告的原因導致原告無法舉證的,由被告承擔舉證責任。
【法律依據(jù)】
《行政訴訟法》第三十四條,被告對作出的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提供作出該行政行為的證據(jù)和所依據(jù)的規(guī)范性文件。
被告不提供或者無正當理由逾期提供證據(jù),視為沒有相應證據(jù)。但是,被訴行政行為涉及第三人合法權益,第三人提供證據(jù)的除外。
《行政訴訟法》第三十八條,在起訴被告不履行法定職責的案件中,原告應當提供其向被告提出申請的證據(jù)。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被告應當依職權主動履行法定職責的; (二)原告因正當理由不能提供證據(jù)的。
在行政賠償、補償?shù)陌讣?,原告應當對行政行為造成的損害提供證據(jù)。因被告的原因導致原告無法舉證的,由被告承擔舉證責任。
引用法規(guī)
[1]《行政訴訟法》 第三十四條
[1]《行政訴訟法》 第三十八條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fā)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http://www.teamresearchwriters.com/news/article/602638.html